##EasyReadMore##

翻譯小說閱讀報告-螢火蟲

中文書名: 螢火蟲
原文書名: ”Hotaru, Nayaoyaku, Sonta no Tanpen”
書籍作者: 村上春樹
書籍編譯者: 李友中
出版單位: 時報出版
出版年月: 1999年08月23日
版  次: 初版版
一●相關書訊:
本書共由五篇短篇小說所集結而成,分別為〈螢火蟲〉、〈燒掉柴房〉、〈跳舞的小矮人〉、〈隨盲柳入眠的女人〉以及〈三個關於德國的幻想〉,書名《螢火蟲》即取自首篇。〈螢火蟲〉這則作品後來更由作者村上春樹加以延伸成為長篇說《挪威的森林》。
村上春樹被譽為「日本八零年代文學旗手」,獲獎無數,「村上」並且成了難以揣摩、略帶憂鬱氛圍又獨樹一格的代名詞,其充滿著現代都市感以及節奏感的筆調著實如同一記深刻且讓人感同身受的溫柔慰藉般,輕緩的撫慰著與光鮮外表呈現對比的空洞寂寞-都市人獨有的靈魂。

二●內容摘錄:
好像身體分成兩部分,圍著一根柱子互相追趕,正確的意思總在另一部分,而這一部分的我,永遠也追趕不上。(p.19)
死並不是生的相反,而是其中一部分。(p.23)
黑暗中,我幾度嘗試伸出手指,卻什麼也接觸不到。一絲微弱的光芒,永遠停在指尖的稍前端。(p.37)

三●我的觀點:
在情節起伏不大、沒有激昂片段的背後,隱藏著數個極為現實的問題,最觸動我的一句話便是「死並不是生的相反,而是其中一部份。」往往,人們把新生命誕生稱作人生起點,無法預先窺探的死亡則稱為終點,兩者理所當然的相互對立,沒有所謂的灰色地帶,界線更清晰得和曖昧牽連不上絲毫關係。之前的我亦是如此認定,而村上春樹提供了嶄新的思考角度,也許就如他所提及的『生死同部分』之論點,生命本是一段單巷軌道,當然輪迴存在的可能性也不宜輕易抹煞,只是現今的我們對前世存在與否仍提不出讓大眾信服的佐證,故我仍將出生當作是領到了單程車票,而無論死亡是終點站還是僅為中間的暫時停靠站,都附屬於旅程的一部分,因此關於面臨死亡的懼怕成分,其實真的不是太必要的。說穿了死亡不過是這趟旅程的必經之處,若要找出不同點,那大概只有每個人旅行的長度和沿途風景不一罷了,以這樣的方向思考,生離死別的痛苦,也應該只是短暫,甚至是不太該存在的,畢竟一切過程,都只是順應自然界萬物的生命法則,不能違逆,更無從抵禦。

想通了生與死的部分,再者誘發我思考的是標題,也是文內多次出現、同時具有抽象、具象意義的字眼-「螢火蟲」。雖然文中確切的提及了「螢火蟲」但我認為那代表的是種意象,象徵著擁有過後一旦放手便不會再有轉折或結果的所有。螢火蟲的尾聲留下了一段看似完結卻仍保留寬廣想像空間的語句:「黑暗中,我幾度嘗試伸出手指,卻什麼也接觸不到。一絲微弱的光芒,永遠停在指尖的稍前端。」既然永遠停駐在指尖前,也就代表從來不曾被掌握操控,但文中確實點明了牠是來自一位朋友的贈與,在螢火蟲起飛前,也的確和書中的「我」相處了一小段時間,我將這段時間解讀為所謂短暫擁有。而在這之後,「我」在屋頂打開了瓶蓋,任螢火蟲自己決定牠的去向,下此決定的「我」意外地,竟不是完全坦然的,「我」說螢火蟲的光軌會在他心中永久留存,意味著相當程度的不捨,這不出於絕對自願的割捨,不也常出現在我們週遭的現實場景中?此類因為希望對方快樂所以撇除自己的心境不論,己身再心酸難受,只要對方好一切便無所謂的無私情操,就何種角度而言都無疑是令人激賞的吧!

生命的每瞬間皆為永恆,每個相遇分離歡愉痛苦的片段皆無法被外在因素加以取代或覆蓋,因此該如何把遺憾降至最低、在回顧過去時能滿溢幸福及笑顏,便是此生的我和自己最為重要的約定了,希冀我們都能大口享用豐碩的喜悅果實並且擁有寬闊如天空般、無條件成全所有美好的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