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ReadMore##

教育類閱讀報告, 翻譯小說閱讀報告-讓孩子的青春不孤單

中文書名: 讓孩子的青春不孤單
原文書名: TEENAGERS
書籍作者: 艾登‧馬法蘭/安‧馬摩森/著
書籍編譯者: 新苗編譯小組
出版單位: 新苗
出版年月: 2003年09月05日
版  次: 初版
一●相關書訊:
許多家庭或許會覺得,每當提到青少年的養育問題時,他們需要有一整隊的人手來幫忙才行。不過,你可以選擇閱讀這本書來取代他們得幫助。這是一本一拿起來,就能立刻掌握到重點、並享受書中樂趣的書。本書是以如何將歧途導回正途,與父母和青少年的一連串訪談;以及雙方會起衝突的地方,與這些衝突又該如何解決等等為內容。目的是解釋成人之間的關係,每一章節也納入了從研究而來的相關實例,還有一份父母和青少年或許會覺得有所幫助的建議摘要名單。

二●內容摘錄:
青少年儘管在身體上已成熟,但是在情緒與心理上,同一個人的成熟度或許就有所不同,更別提不同的人了。這些個人的差異,甚至可能發生在同一家庭的青少年之中,是可以容許的。儘管有些訣竅可讓親子關係更容易處理,或是更為棘手,雙方都必須付出心力、觀察對方的需求、保持幽默感、而且充滿體諒與耐心。〈p.183〉

三●我的觀點:
1.有憂鬱症或自殘傾向的青少年:自尊心低、或是覺得自己沒甚麼用的感受,則是增加煩惱的另一個因素,不過,煩惱是否會啃蝕人的自尊,或是自尊心低是否會讓人更容易焦慮,或許這兩個因素是相互依存、如影隨形的吧。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都必須學著調適遭遇到的焦慮與壓力。身為青少年,在培養自我獨立的過程中,部分轉變就是父母不在天天保護著你。青少年必須親自面對與處理,並學著以不會造成傷害的方式生存,父母協助青少年度過這段時期的最佳方式,就是當孩子處理的很不錯時,對他們豪不保留的讚美,以建立他們的自信心,而不是反過來批評他們。整體來說,在青少年之間,沮喪、危害社會的行為、藥品濫用與自殺風險之間,在事實上產生這些問題的精神壓力,卻很難定義。其他的相關因素,則是家庭內的精神壓力,這或許減少了家長關心青少年的需求上,因此青少年們可能同時掙扎於自我生活與需求中。 2.厭食或貪食的問題:對大多數的人來說,食物代表生活的必需品、儘管如此,與食物有關的問題,有時候會帶著一種不同的角度,甚至可能是其他問題的徵兆。直得留意的是,減肥在年輕的女孩中,是很普遍的現象。在每一百位年輕女性當中,將近七十位有一、兩次的經驗,只有一位會出現厭食症,有四位發生貪食或暴飲暴食的問題。對換有厭食症的青少年,經過長期的治療後,有十分之五的人會康復;十分之三的人會有所改善,但尚未完全治癒,而且還可能引發貪食症;剩下的十分之二,則依然維持嚴重的病況、豪無改善。與處理飲食失調的小孩一般,父母通常所面對的,是來自外界的強烈指責,表示這一切都是他們的錯。當孩子的行為一但反常,這就會為父母增添壓力,即使外人甚麼都沒說。很多父母表示,他們覺得自己受到眾人的責怪,儘管或許有部分是出自於他們的罪惡感與失敗感。患有飲食失調的青少年逐漸增加,並非單純一個原因所造成。
3.未成年父母:懷孕的青少年,可能是教育程度比較低,來自有經濟問題的家庭,本身有情緒上的問題,而且母親本身可能也有相同的遭遇。擁有這些特徵的少女,大約有一半以上都是未成年媽媽。會懷孕的原因,或許是因為不小心,或是有個積極的因素。決定生下寶寶則可能是倫理上的考量,也可能是因為太晚發現,所以不得不生下來,無論如何,十六歲以下的懷孕少女,大約有一半以上的人會決定留下小孩。簡單來說,青少年懷孕總是不好。若是不小心懷孕,最需要父母的支持,這對青少年和他們的孩子來說,都會是正面積極的體驗。在目前的社會上,青少年懷孕已經不再像以往一樣為人所輕視,假如未成年媽媽能夠完成學業並取得資格,還是對自己比較有利的。